查看原文
其他

2022,再苦一年?!

梅道理 广州房产 2023-02-24


广东,好久没有过这么冷的春节了。看了下天气预报,这样的气候还要持续半个月左右,真想把咸鱼卖掉的羽绒给买回来啊。


可是,冷的又何止是天气。


先插播一则预告,2月10日晚上8点,房产君在直播间约定你,聊聊最新的市场和政策。


不知道大家对2022这个春节有什么感触?

是不是发红包的人少了?


一个朋友说,连公司的销售总发出来的红包,人均都是“毛”为单位的。


另外一位朋友说,往年春节值班,领导还亲自到办公室发红包慰问一下,今年只剩下单薄的语言了。


有多少人跟我一样,逛花市也是到了最后两天才行动,想着可以捡个漏,毕竟消费降级的时代,480块一盆的兰花,真的有点下不去手。


功夫不负有心人,最后只花260块捡了一盆,真的有被赚220元的心情美到。


|南沙花市


确实,关于2021年,经济有多难,从铺天盖地的报道,或者身边人的案例中,感受深刻。


失业、年终奖被取消、降薪,成为了各行各业的主题,房地产就不说了,就连曾经站在鄙视链顶端的互联网人,这一次也没能置身事外。


对于明年的趋势,有人问,楼价是不是还要再降?也有人问,市场会不会快速反弹?


我觉得,我们不需要想准确的答案是什么,只需要从现有的经济、政策等维度中,去思考,究竟会对市场产生什么影响,大方向到底有没有发生变化?


|已获视觉中国授权


2022年,市场会更有钱


很多人说,2021年的楼市,像极了2008年。


因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,那一年,上市失败的恒大,资金吃紧,同样陷入被收购的危机;那一年,大量的楼盘降价;那一年,维权潮四起......这些都在2021年重新演了一遍,不过对许家印来说,再也没有办法靠打牌来为自家企业续命了。


2021年,虽然市场表现与2008年有诸多相似之处,但无论是中国的经济基础,还是房地产这个行业,都已经有着根本性的不同。


春节前,最新的GDP数据出炉,年度增幅在8%左右,乍一看还不错的数据,但是分季度看,感受就不同了。2021年第四季度只有4%的增幅,6年以来,除了受到疫情重创的2020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,这个数据是最低的,地产以及建筑业成为最大的拖累,都是负增长。作为压舱石的制造业,数据也并不好看,只有3.1%的增幅。



经济的基本面,显然高层早有预料。


从12月到1月,央行接连送上大礼包,一个多月的时间,降准、降息双双而至。


从高层会议措辞看,2022年宽松的金融政策还会加剧,新一轮的降息或者降准大概率还会再来。


所以,2022年,市场上会比2021年有钱,这是一定的,至于对行业的影响,要看这一轮的资金流动,对企业和个人有什么影响。


房企能快速解渴吗?


首先要捋清,企业正在遭遇什么?


2021年,应该是有史以来,房企最艰难的一年。根据房产君好兄弟说财猫统计,已经公布业绩预告的企业中,至少有十多家的企业,账面亏损,其中最高的华夏幸福预计亏损超300亿。


很多企业寄望于卖资产回血,可惜收获甚微。


从统计的数据看,摆上台的货倒是不少,但是大部分是非核心物业,比如物业公司股权、文旅地产,以及写字楼、公寓、酒店等商业地产。



不想出售核心物业,这样的心理也很好理解,好的项目一旦卖出去了,要拿回来就难了,这波难关挺过去,有资源就能东山再起。


但是在全行业资金吃紧的背景下,好的项目尚且难寻买主,非核心资产,就更难求得“白马骑士”了。


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背景,贯彻了一年多的房企三条红线,从目前的政策看,没有要退出的迹象。


所以2022年,即便是有银行输血,但是重创房企要走出泥潭,恢复元气,不是短时间可以实现,至少在一二季度,促销、卖资产回血的状况预计还将持续。


至于国企和央企,日子虽然相对舒坦,但是在民企项目的牵制下,最聪明的选择显然不是涨价,而是趁机出货。


|已获视觉中国授权

购房需求会更踊跃吗?


再看看需求端。


可以明确的是,贷款放松,一定程度上会释放购房需求。


一方面,政策对市场信心的恢复有些许积极作用。


另一方面,银行钱多了,个人借钱也更容易了。


年前,很多人都被银行或者渠道的各式贷款电话轮番轰炸,低门槛,低利率,放款快,甚至有一些渠道声称,只要基本条件符合,当天申请,当天就可以放款,几乎是抢着把钱送到你脚下。


这些钱,原则上是不允许流入股市或者楼市,不同名目的资金,银行会追踪去处,一旦发现去向不对,会要求提前还款。


当然,这不可能做到滴水不漏,部分渗透到地产行业是有可能的。



但是,小幅放量的需求,仍然不足以支撑房价的大幅上涨。


其一,大量供应正在袭来。


根据住房十四五规划,未来五年,全市新增商品住房为65万套。



而明年,光是新盘就有118个。


不说郊区,就连中心区,也是集中爆发的一年,比如海珠就有快10个项目面世;天河多个在2021年迟迟不开的新盘,应该不具备再捂一年的条件,加上在售的保利天汇、珠江花城、天河壹品,自然称不上缺货。


广钢有新盘补充,广船陆续出货,加上万科花地湾超级大盘,荔湾供应也甚为充裕。


|广钢新城 @广州房产 企鹅


其二,广州限价,虽然有所放松,但是并没有完全放开。


其三,经济波动,会让每一个购房需求更谨慎。


原本预算500万,可能会变成400万,300万的预算,变成250万,或者暂缓购房。


其四,房价到现在这个阶段,对房奴而言,压力真的不小。

要在主城区购买一套改善住房,月供至少2万+,加上日常生活以及孩子教育、保险等费用,家庭支出至少干到了3.5万-4万,对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普通刚需家庭,很容易就望而却步。


一位粉丝,白云和佛山各有一套房产,如果都卖掉,大概可以回笼350万-400万现金,但是要换上一套有学位、社区和地段都不错的房子,至少也要备上700万-800万的预算.


按照她的说法,“2万的月供,一家老小月均6000元的保险费,每个月3000元的保姆费用,孩子游一次泳就要300,今年还要打算给他上个兴趣班,加上吃喝用度,怎么下得去手,还是在老房子住着吧。”


|创作:广州房产@伟鹏


一个家庭,做好资产配置确实是个技术活,很多不合理的配置,仅仅是一个不够慎重的决策,而埋下的坑。


如果承受能力不乐观,按兵不动是对的。


请记住,2022年的关键词,还是“安全”,无论是身体,还是财富。


最后,祝愿大家,在新的一年,守住梦想,春暖花开。


以上。


好了,如果还想听更多观点,请锁定我们2月10日直播间,不见不散。


房产君建了广州楼市交流群
添加大嘴,备注楼市,免费加群
👇👇👇


———房产君精彩服务————


【热点】1:3惨败越南!国足一脚踢飞了广州南站的最后希望

【置业】我是怎么说服我老婆,放弃黄埔,买金沙洲的?

【八卦】我装买房小白去套取信息,结果被洗脑,交7000块认了个筹...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